最近一段時間,發生在廣東南部珠三角產業帶的一連串企業員工自殺事件最終導致事件涉及的代工企業工人工資得以大幅增加。由此,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最大優勢——成本優勢在未來將告一段落,中國經濟長期賴以生存的代加工模式向價值鏈上層攀升、轉型。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對此評價稱,代工模式不僅在過去30年里為中國解決了長期困擾的外匯短缺和資本短缺問題,還給社會從計劃體制向市場體制轉型帶來了市場變革的動力,使國內經濟邁向了市場化和國際化。可以說,正是代工模式讓13億中國人在過去的30年里發現自己從來沒有離市場這么近,從來沒有離世界這么近,這些都是不可否認的。但這一生產模式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雖可大量生產商品,卻無法創造品牌;雖能快速提升GDP,卻無法創造高利潤;雖可吸納大量就業人口,卻無法大幅提高員工的收入和福利。
“轉型之年”,中國經濟長期賴以生存的代加工模式如何才能走出一條轉型之路?“中國制造”的出路在哪里?在反思中,我們發覺有這么一群人執著于為中國制造正聲,他們的努力不為世人所熟悉,但我們不應忽略那細雨般潤物后繁華盛放的背后默默站立著的一群人,是他們給予了“中國制造”無聲但有力的支持。
世博會上“中國原創”的優秀集結
上海世博會是第一次在中國舉行的世博會,來自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新奇創意將吸引7000萬游客慕名前來,此次展會也成為眾多中國企業向世界展示實力的重要窗口。
6月29日,世博GMC館正式開館,游客可以自由穿行在2000平方米的展館內,身臨其境地感受中國原創產品的魅力。世博會的GMC館,是一個純中國制造的科技夢幻“家世界”,從硬件到軟件實現了100%的純中國制造。在世博會所有場館中,惟有GMC館提出了如此苛刻的參展要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讓匯聚全球華人智慧和中國最頂級制造企業的優秀品牌在本屆世博會華麗亮相,展示的是全新的智能家居產品。在世博會,GMC館除了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完美的家,同時也是中國優秀制造集群未來世界500強企業中的中國企業的預演。
據主辦方環球市場介紹,進駐世博GMC館的原創產品為10家優質中國制造商提供,這十家企業是從十萬家中國優質制造企業中精心篩選出的,進館比率僅為0.01%。
星空睡房、海底客廳、高新浴室、智能廚房等一系列產品組成了GMC夢幻屋,代表著中國制造以高新科技、創意的全新面貌高調亮相世博會,改變以往中國制造廉價、劣質的國際形象,提升中國制造的整體品牌形象。
進入GMC館,可以發現深受國人尊崇的國產品牌,也可以見到曾經鮮為人知的被譽為“隱形冠軍”企業的優質商品,還可以看到以概念性理念為創意的未來概念家居產品。人性的設計,超值的價格,親民的文化,無不體現出GMC會員企業的用心和專業,GMC館展現的正是“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的核心理念和價值。
GMC館的出現是本屆世博會上所有中國優秀制造品牌向世界的一次宣示,它不僅僅只是一種單純的展示,更應該是承擔者歷史性的使命。
不創新,就滅亡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需要走多久?沒有人知道。但我國一部分有遠見、有智謀的企業家已經開始身體力行,希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開拓屬于中國的一片“藍海”。
2005年,環球市場迎來了自己10歲的生日,十年間,它接觸了上萬家中國制造企業和無數的國外買家,參加了不計其數的國內外展銷會,一次次的親身經歷提醒著環球市場:優質的中國制造商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隨后,環球市場與2萬家經過篩選的優質國際買家一起,過濾出了優質買家選擇供應商時最關心的要素,包括擁有工廠、生產優質產品的能力、一定的產能規模、R&D能力和社會責任等八項標準,并據此確定了優質制造商的量化標準——GMC。所謂GMC是根據市場的需求而產生的,不少企業和買家在網上交易的時候有心結,買家擔心賣家的質量問題,尤其是采購量很大的國際企業,環球市場推出的代表優秀中國制造的群體品牌GMC標準應運而生,解決了雙方的疑慮。
群體品牌GMC由德國萊茵TUV和英國天祥Intertek進行專業評定,推動中國優質企業增強綜合競爭實力,提升中國優質企業的整體營商價值,令國際買家對GMC會員持有長期的合作信心。據估計,在中國4300萬家中小型企業中,僅有10萬家符合此項標準,環球市場總經理胡偉權解釋道:“我們只服務于真正優質的中國制造商。”
2010年5月27日,廣州市副市長陳明德前往環球市場總部考察時指出:“你們(環球市場)的發展方向是對的,若GMC模式能得到廣泛推廣應用,必將為中國制造業的升級轉型和出口貿易的持續發展做出無可比擬的巨大貢獻。”
中國制造的轉型之路
中國能出現比爾•蓋茨嗎?中國的民營企業中能夠出現微軟、蘋果這樣的奇跡嗎?根據南方都市報一份《中國能否出現微軟》的問卷調查顯示,2404位網友中竟然有54%認為“基本不可能”,網民對中國企業創新能力的信任度之低不禁讓人唏噓。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出口國,擁有170萬個國內品牌,美國商業周刊雜志從2006年開始,連續四年發布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但擁有170萬個國內品牌的中國卻沒有一個品牌上榜。近期,廣受關注的問題阿膠和假紫砂壺造假事件再一次將中國制造推上了風口浪尖。中國品牌與世界品牌的巨大差距已經成為中國制造急需轉型的重要原因。
勞動密集型、簡單的產品加工、缺乏核心技術競爭優勢等等,絕大多數的中小型企業未處于行業的頂端,產品覆蓋范圍僅在一省或數省之間,市場份額少得可憐,扮演著“國有經濟的補充力量”的角色。
傳統的貼牌生產,利潤的九成被跨國集團掠走,“微利時代”的到來讓珠三角的眾多加工企業或破產或搬家,世界電子代工巨頭富士康更是以13個年輕的生命昭示著“中國制造”轉型之路勢在必行。
只有創新、創造才能打造出真正的世界名牌。為此,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指出:“中國制造轉型前30年貢獻農民工的血汗,后30年必須依靠差異化競爭。”
日本的精益求精、美國的崇尚創新、法國的追求時尚、德國的完美主義等,這些國家對自己的國家品牌形象有著準確的定位,并且通過大眾傳媒和現代營銷手段不斷強化國際消費者對這種定位的認知,從而把這種認知延伸到其制造的產品中去,擴展品牌的巨大價值,而中國制造的品牌形象也絕非只是物美價廉的代名詞。2009年11月30日,中國政府推出一系列全球廣告,包括在CNN等國際媒體上播放廣告,竭力在海外宣傳中國品牌,試圖提升“中國制造”的國際形象。
2008年,環球市場在上海發起“中國萬名企業家聯合宣言系列活動”華東啟動儀式,蘇泊爾小家電、無錫尚德太陽能、上海德立、上海匯麗集團、寧波帥康集團等出席并簽名,共同表達中國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的迫切心情,昭示讓“中國制造”更好地服務世界,共同推動中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決心。
MY GMC帶領優質中國制造突出重圍
GMC(Global Manufacturer Certificate)“環球制造商”標志適用于各行業具有出口實力的中國優質制造商。該標志的標準在收集分析全球專業買家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反映了專業買家的采購習慣以及篩選優質中國制造商的評估標準,包括了買家最關注的是否為真正制造商、生產優質產品的能力、工廠規模、專業外貿團隊及經驗、產品研發能力、社會環境責任、信譽/商譽及過往OEM/ODM經驗等體現綜合實力的八大標準。
“油漆可以喝,你相信嗎?真的,我們制造的車輛油漆已經環保到可以喝掉的地步了。”環球市場資訊部經理謝渝暢一談起中國的制造商就興奮不已。
他曾經接觸過非常多的中國制造企業,對于這些企業目前的生產水平和困境都十分了解,“我們有很多很多的企業非常優秀,不把這些優秀企業的產品推到廣泛的歐美市場簡直是在浪費。”“我們真的想為這些中國的優質制造商做點什么。”做什么呢?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解決出口與管理的問題,幫助他們在一秒鐘之內搞定客戶資料,這就是MY GMC軟件負責研發的最初背景。
他們希望開發一款軟件,它能夠幫助企業擺脫落后的企業信息管理環境,提供基本的視頻語音、文字溝通、日常數據信息與產品的管理等等,并且確保這些數據和信息的安全、暢通,那就是一個不錯的平臺。
當然,他們需要聽聽未來的軟件使用者的意見。2009年11月,2名軟件設計人員在環球市場眾多的海外買家和中國制造商中分別隨機選擇了50家做登門訪問。
軟件設計人員事先將可能需要的軟件功能列在一張表格上,讓買家和制造商分別為它們排序。這些重要功能包括日歷、視頻、會議模式等等。
問卷調查之后,設計人員開始對調查結果進行深入分析討論,對每一項軟件功能的優劣進行比較,同時也會對比傳統工作環境中在沒有某種軟件的情況下,外貿人員如何進行操作。
GMC群體品牌推動中國制造發展
對于群體品牌的好處,環球市場集團CEO凌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就像廣交會,當一個波爾多的酒莊去參加酒類的展銷會,他們因為群體品牌更容易吸引那些希望尋找優質紅酒的買家,就像你打著海鮮酒家的招牌更容易吸引海鮮的食客,中國是不是需要能夠代表中國優質制造的群體品牌呢?當然需要,太需要了。我們接觸了很多優質買家,包括500強之一的家得寶,也包括很多中小型的優質買家,他們經常抱怨說來到中國面對4300萬家的中小企業,不知道哪家好哪家不好,而在網上網頁中每家都說自己實力雄厚,看到照片也非常好,但是經過很長時間的溝通,最后發現傻眼了,小貿易公司、專門做冒牌的山寨產品,還有小作坊,這些不是他們需要的,浪費了他們大量的精力、物力、人力。中國制造也有很多優秀的企業家,也有很多優秀的產品,但是也有一些良莠不齊的產品充斥其中,所以中國企業家需要建立代表優秀中國制造的群體品牌,同時制定成就自我品牌的戰略。
GMC的標準包括:是否具備生產真正優質產品的能力;是否有專業的外貿團隊;是否具備一定的產能以及IMP的能力;還包括是否符合社會責任;有沒有污染環境等。最終邀請全世界買家所信賴的認證機構上門審核,全部通過才發GMC認證。
環球市場確定GMC的時候也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對公司有著深厚感情的老員工曾經持反對意見,而我們的競爭對手還對我們進行反面宣傳。”回憶起當時,凌風臉上帶著些許的無奈,雖然曾經徘徊過,但是他和他的團隊最終還是堅持下來了,事實證明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如今,美的集團和環球合作了13年,志高空調、格蘭仕、海爾也有六七年,還有其他一些優質企業也和環球市場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環球市場的會員企業年費在10萬元左右。”凌風自豪地說:“環球市場如今每年以50%~100%的速度在增長,這全靠GMC模式。”
凌風強調說:“環球市場要打造群體品牌,GMC代表的是中國優質制造,代表未來,代表健康,代表社會責任,代表中國競爭實力。”“GMC,讓你成為買家的首選。”這不是空喊口號。GMC濾出了優質的供應商,像美的、格蘭仕、海爾、TCL、長虹、志高、海信、COBY、OHAYO等等大批國內知名企業成為了環球市場的長期客戶,這些客戶的優良品質和信譽,大大節省了國際買家的時間,以及尋找優質供應商的成本,避免了國際買家的采購風險,同時提升了GMC制造商群體的整體榮譽,也推動了中國優質制造的發 |